7月2日,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新禾粮食单产提升科技服务团深入镇江丹阳市延陵镇东皇村,开展无人机智能化施肥作业与水稻苗情考察,以“空地协同”的科技服务模式,为夏季田间管理注入新动能,助力粮食稳产增收。
无人机精准施肥,科技赋能提质增效
服务团在丹阳市延陵镇东皇村开展水稻分蘖肥喷洒作业。此时正值水稻分蘖关键期,及时均匀施肥对促进分蘖、提高产量至关重要。杨天乐老师操作多旋翼植保无人机,搭载智能喷洒系统,按照预设航线匀速飞行,将定制配方肥均匀播撒至田间。与传统人工施肥相比,无人机作业效率提升10倍以上,且用量精准、播撒均匀,有效避免过量施肥导致的土壤污染问题。
“我们根据土壤检测数据和水稻长势,科学配比氮、磷、钾及微量元素,通过无人机变量施肥技术实现‘一地一策’精准管理,较传统方式节肥20%以上。”杨天乐老师手持遥控器介绍。
脚踩泥土测苗情,田间实操传经验
施肥作业结束后,服务团随即开展田间苗情考察。团队成员卷起裤腿踏入稻田,采用“五点取样法”选取代表性样点,俯身细数水稻茎蘖数,并用黑色记号笔标记主茎叶片。
在示范田中,服务团成员采用对角线取样法,选取5个样本点,俯身细数水稻分蘖数,并用黑色记号笔标记主茎叶片,为后期抽穗奠定基础。赵艳岭老师一边示范,一边向学生讲解:“大家看这株的第五片叶,已经快定长了,说明近期水肥供应充足,分蘖发的比较好。”针对部分田块出现的分蘖不足现象,服务团提出“浅水勤灌”的调控建议。
下一步,团队将持续跟踪东皇村稻田长势,完善“耕种管收”全链条技术指导,为保障粮食安全贡献职教智慧。




(撰稿:杨天乐 李袭杰 审核:董慧 杨淑莉 上传:熊国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