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至23日,农学园艺学院粮食单产提升科技服务团深入句容、丹阳两地开展示范基地对接工作。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董慧、江苏省作物学会秘书长杨宝林、现代农业系主任赵艳岭、副主任张建祥及骨干教师团队全程参与,通过校地协同机制助力粮食产能提升。
在句容市后白镇,服务团与镇人大主席陈健、副镇长王伟等展开深度洽谈。双方围绕粮食单产提升行动的实施路径、技术攻关重点及种植大户服务机制等进行系统性研讨,就示范基地选址规划、技术保障方案等关键事项达成初步共识,为后续合作奠定坚实基础。
丹阳市延陵镇东皇村对接现场,农业科主任殷国荣详细介绍了当地水稻生产体系现状。服务团专家重点考察品种选育、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及农机智能化应用等核心环节,双方共同制定测土配方施肥、集中育秧技术推广等实施方案,明确共建水稻高产示范基地的具体建设框架。
句容边城镇大华村对接现场,大华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王波与种粮大户严秀林系统反馈了当前生产瓶颈。服务团通过实地调研生产全流程,针对茬口安排、田间管理、成本控制等关键环节提出优化建议,最终确定以水稻全生育期技术集成创新为突破口,建立稻麦单产提升长效合作机制。
此次多点联动对接,标志着校地粮产提升行动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




(撰写:张建祥 审核:董慧、杨淑莉 上传:熊国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