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农学园艺学院博爱青春“园艺耕心润童梦,博爱青春伴成长”暑期社会实践团以“小手传古韵,识百草,制香囊,习国粹”为主题,为6名特殊儿童开启了一场穿越时空的非遗文化之旅。通过让孩子们亲手制作中药香囊,在氤氲药香中搭建起连接古今的文化桥梁,让特殊群体在传统技艺的触摸中感受社会关怀的温度。
活动现场,志愿者化身非遗文化使者,精心筹备了艾叶、薰衣草等天然香料,搭配缤纷的绸缎与棉麻布料。在志愿者手把手指导下,孩子们专注地穿针引线,将紫苏叶的清香、薄荷的沁凉细细封存。这些凝结着专注与巧思的香囊,既是对“女红技艺”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动传承,更寄托着对孩子们平安康乐的美好期许。
这场以香囊为媒的温暖相遇,为特殊儿童打开了认知传统文化的新视窗。当传统民俗化作可触可感的生命体验,它像一座隐形的桥梁,让特殊群体在文化浸润中建立自信,在互动参与中感受被接纳的温暖。后续,实践团将持续拓展“非遗+公益”的创新实践,用更多元的文化疗愈方式,为特殊儿童铺设通向精神世界的芬芳小径,让传统文化的馨香浸润每个需要守护的心灵。


(撰写:董燕红 审核:董慧、杨淑莉 上传:戴鑫)